本篇文章963字,读完约2分钟
在全国首例极限词诈骗案中宣判
近日,全国首例极限词诈骗勒索案在福建省龙岩市被宣判。 被告陈某在一审中被判刑1年8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成为以网络商店为限言语讹诈入狱的第一人。 陈某没有上诉。
极限词是表极限的词。 根据广告法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采用国家级最高级背心等用语。 只列举了这三个词,但并不意味着其他绝对化用语可以采用。 另外,广告法对绝对化用语的规定很模糊,但处罚相当严厉。 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发布者将被处以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陈氏利用网上搜索的所谓极限词典,在各大网购网站上持续寻找合适的商家,一旦与商家网页上刊登的纯天然最优商品描述一致,以商品虚假推广、有违反广告法的极限词规定为由向商家投诉。 除此之外,陈氏还可以伪造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的资料,保留自己的联系方法,含蓄地谈商家的价格。
许多商家不仅害怕影响商品的销售和店铺的信用率,而且害怕被监管部门投诉会被处以巨额罚款,最终不得不进行谈判,向陈某转账10元至1000元不等的钱。 利用不擅长法律、怕麻烦的商家心理,陈氏从去年3月到8月,总共敲诈了数百名商家,非法获得了3.6万元。
法官表示,从2009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广告法,目的是消除虚假推广,充分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违反广告法,向采用国家级顶级背心等禁止用语的商家投诉、举报是理所当然的,但威胁举报、投诉,让卖家付钱消灾是违法犯罪行为。
陈某的行为不是一个例子。 年10月,浙江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分局在网上打掉了专门诈骗勒索的极限词流氓集团,该集团全年恶意投诉9000次。
一个市场监管部门表示,极限词变成了职业投诉者找刀具。 年,原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某地区分局收到的10万份投诉举报中,有1万份高级职业投诉举报,只有7份是产品本身的问题,90%以上是比较边际词投诉投诉投诉。
记者表示,目前监管部门出台比较边际词采用问题处罚的规定。 今年3月18日,上海发布了全国首个《市场轻微违法行为经营行为免责名单》,规定广告中采用国家级最高等级等术语。 但是,广告是在广告发布者所有的经营场所或者网络媒体发布的,首次被发现,属于轻微违规行为,未及时纠正,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记者灵歌) ) ) )。
原标题:全国首例极限词诈骗勒索案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