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1字,读完约3分钟
发案委员会:截至去年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5000万人
5月6日在发改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介绍,截至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亿5000万人,大病保险10亿5000万人,基本养老保险9亿4000万人。
陈亚军在会上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融合迅速发展取得的成果。 陈准军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术的高度,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振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快速发展体制机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历史性成果。
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较大进展。 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定居门槛降低,通道逐渐扩大,已有9000万以上的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市居民。 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分别上升到43.37%和59.58%。 城市生活人才返乡机制也逐步建立,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渠道开始畅通,激发了乡村的快速发展活力。
二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 第二次土地承包期限确定后,又延长了30年,农村承包地三权出让制度正式建立,落地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制度在试点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农村土地和劳动力利用效率。
三、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渐建立。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 截至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5000万人,大病保险10亿5000万人,基本养老保险9亿4000万人。
四是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果。 农村水电网等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高。 截至年底,99.6%的乡镇、99.5%的建设村通过硬化路,99.1%的乡镇、96.5%的建设村通过客车,95%的建设村接入4g通信网络。
五、脱贫攻防战的决策性进展。 农村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全年的1.7%,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快得多。
陈准军表示,城乡融合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也要冷静看待存在明显的制度短板。
一是城乡要素流动仍然存在障碍。 城乡户籍壁垒没有根本消除,城乡没有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结果,人才、土地、资金等因素越来越流向城市,农村快速发展缺乏因素支撑。
二是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依然不合理。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历史借款依然很多,短板依然突出。 例如,城市污水、生活垃圾的解决率分别为95%、97%,而农村只有22%、60%。 城市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10.9人,农村只有4.3人。
三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还不健全。 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组织体系还不完善,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农产品阶段性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农业支撑体系仍然相对薄弱。
四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必须完善。 城乡居民收入从最高点2007年的3.14倍,持续下降至年的2.88倍,甚至年的2.69倍,但近年来缩小幅度逐渐收窄,农民增收持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原题:发改委:截至去年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5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