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0字,读完约4分钟

中山大学校园挖掘古墓13座出土文物37件

1月6日,中山大学南校区挖出了几座古墓的消息,瞬间击中了中山大学。 7日,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此次发掘共发现13处墓、1口水井,其中东汉墓1处,明代墓2处,清代墓10处,清代井1处。 其中,符号为m1、m2、m3三个汉,明墓葬初步评价文物价值为B级(重要),留存情况为B级) )留存常规)。 为什么中山大学藏着这么多宝贝? 这些文物代表了一个年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吗?

“中山大学校园挖掘出13座古墓 出土文物37件”

发掘文物37件

记者了解到,考古发掘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区东区食堂项目工地,现场挖掘基本结束。 此次现场共发掘出37件文物。 其中,m1号东汉墓出土的文物35件中,6件全部为动物俑,躺在地上的陶鸡栩栩如生,兼具形与神。 其他两个文物分别是清墓出土的瓷釉陶罐1个、墓志1个。

“中山大学校园挖掘出13座古墓 出土文物37件”

据介绍,这座东汉墓墓地本来就很齐全,可以有人站着通行。 发现时,它的上部已经在晚期被后代的建设破坏了,现在只剩下一个坟墓底部的局部。 从墓底出土了许多东汉晚期的文物,包括陶牛、陶鸡、陶壶、陶罐、陶盖和陶事件残片。

“中山大学校园挖掘出13座古墓 出土文物37件”

埋葬品表明了墓主的身份、等级。 根据现场发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朱海仁推测汉墓的墓主不是普通老百姓,家庭生活水平至少在小康以上。 因为一个人去世后可以建造一定规模的墓室,所以墓室里还有很多陪葬品。

考古学家在现场发现了清代的墓志。 上面的复制品有点破坏。 现在看不清楚。 可能是买了墓志铭或者土地券。

学校所在地是广州第一个地下文物埋藏区

此次发现古墓与中山大学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康乐村新港西路地下文物埋藏区。 该区域内有凤岗、马岗顶等山丘,地势较高,以前曾发现过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和东汉墓葬等遗迹。 20世纪50年代发现史前石器,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次发现古墓,年被宣布为广州市第一个地下文物埋藏区。

“中山大学校园挖掘出13座古墓 出土文物37件”

从现在的考古学发现和地理研究成果来看,汉代海珠区不是现在的大岛,而是以宝岗、晓岗、赤岗、马岗顶等高地为中心形成的小岛。 考古发现的东汉墓葬,可能是主人生前居住在这些小岛上的居民。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区地势高,适合古人生产生活,死后安葬。

“中山大学校园挖掘出13座古墓 出土文物37件”

该项目的考古现场负责人宋中雷表示,下一步,学校和广州市考古院将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规和考古实务规程,抢救和发掘保护这些古遗址的古墓葬。

为什么学校总是挖古墓?

本来,在学校挖掘古墓是不成信息的。 西安可以列举很多。 陕西师范大学的贾耽墓(唐朝宰相)、西安理工大学的唐朝公主李偌墓) )、该校被戏称为皇家理工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的夏太后墓)、秦始皇的老奶奶) … … 另一方面,西安、北京、洛阳等是有名的古都,历史埋藏、墓葬遗迹本身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古代适宜居住的地区本身并不广阔,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的迅速变迁,以前流传下来的埋葬区早就成为了城市的中心。

“中山大学校园挖掘出13座古墓 出土文物37件”

中山大学发现古墓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据记载,1961年1月10日《羊城晚报》宣布,大考古研究组在校内发现了前汉时代的坟墓。 同年11月,据《中山大学》记录,大考古研究组在校区东区原高冈球场发掘东汉砖室墓葬1981年4月,在中山大学东南区电教大学工地发现东汉时期墓葬。 经有关部门同意,这所学校的人类考古专业教师和学生们亲自动手,挖掘并清理了这座坟墓。 (记者叶青杨伦) ) )。

“中山大学校园挖掘出13座古墓 出土文物37件”

原题:中山大学校园发掘的古墓13座出土遗物37件

来源:人民报道网

标题:“中山大学校园挖掘出13座古墓 出土文物37件”

地址:http://www.red-bird.cn/rmtt/1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