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12字,读完约26分钟

                                       ——兼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学习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体党员干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自觉,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本文就是结合用坚持人民至上思想,引领辽宁国防工会改革和辽宁老工业基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历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进程就是一部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史的进程,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当其时、承上启下

1978年,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当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吹响了伟大号角,实现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历史转折。自此,中国进入全面经济建设时期,开启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新时代。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谈话,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改革再次加速并走向深入。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逐渐显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也是划时代的开起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刚刚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总体看,伴随历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进程,都能看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一开始的改革开放,到走向全面市场经济,到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全球化,到今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清晰的改革过程,可以说改革贯穿其中。

新时期呼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二、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

三中全会指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

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实际、特点、需求和目标,改革的方式、方法、目标、手段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才能使改革走向深入,见到实效,达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一)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新期待呼唤新理念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广大人民群众开拓了许多新视野,产生了众多新想法,萌发了诸多新愿望,对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水平、工作方法甚至理论再创新,都提出了太多新要求,迫切需要党和政府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与需求进行相应改革与调整。

1. 群众期待用改革精神和严格标准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在群众的监督和参与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和革新,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反腐改革落实,给腐败分子以重拳出击,给利益悠关者以严格监管,给合理竞争者以公平保障。

2.群众期待广大干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拿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热情、激情、方式、方法、手段以及期待产生良好效果,让党员领导干部以更高水平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最终赢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3.群众期待清除文化内奸和汉奸,纯净文化队伍,整顿和治理网络热点、难点、老大难和久拖不决问题,还人民群众一个晴朗干净的文化天空;群众期待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解决新问题;群众期待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外宣上尤其要加强力量,强化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培养建设,构建面向世界的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掌握话语权,去除污名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

(二)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的过程需要新理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1.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

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工作和生活都应成为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展示民意的平台,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人民是真正的主人,理应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

3.要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人民要积极参与、全程监督、结果共享、后果可溯,全过程民主要切实体现民意和人民参与、做主。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是主体,期待新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体现出的是能否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能否发挥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和作用,能否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改革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人民,即人民响应不响应、参与不参与、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

必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完善和改革义务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使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帮、安有所居......

总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归根结底要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来谋划和推进改革。

三、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提出和用以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从建党伊始和一路走来的打土豪分田地、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到今天的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的与时俱进、时代性和发展要求,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提高和升华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提出过程

自古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同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十个坚持,其中第二个就是“坚持人民至上”。

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思想,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

2024年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二) 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提出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党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1. 从本质上来说,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考量。

所以,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土地革命,到为人民服务,再到习近平同志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可以说完成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理念的顺延、递进、升华乃至嬗变,体现了时代性、发展性、精准性和高级性,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唯物史观。

2.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和壮大至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结果,并与宪法相符。

人民至上思想厚植于民本思想之花盛开的中华文明土壤之中,一直传承到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艰苦卓绝的独立发展道路,就是今天称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文明显示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像长江、黄河一样源远流长、百折不挠、奔腾向前、永不中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神。

3.坚持人民至上思想就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首要和最高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奋发图强、自由民主,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国家强大,民族复兴,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天灾和西方列强的屡次挑衅和施压,中国共产党人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会不忘初心、始终不渝,砥砺前行,不负重托,始终把人民的期望、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考量位置,这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最好解读、科学诠释和生动践行。

(三)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延伸和拓展,是与时俱进的、升华和提高了的为人民服务

    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才能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才能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大潮中,才能加倍迸发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才能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血浓于水。我们党只有真正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顺民心、得民意,虚心做好公仆而不是官老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党的本质属性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本质属性就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同时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时代要求。

时代在发展,服务要进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发展到新时期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产生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才能让人民更满意, 坚持人民至上思想就成了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更高级阶段、更好延伸和更强拓展。

3.坚持人民至上思想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根本解决了新时期为啥执政、为谁执政、如何执政、尤其是如何长期执政等世界各国政党普遍需要面对,但是一直都没有解决好的历史性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总之,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提出,是对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延伸、凝练、提高、升华乃至嬗变,彰显了党的理论发展的时代性、承继性、递进性、高级化和发展性,使党的宗旨、执政理念、执政依靠、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更清晰、更明确、更深入、更高级、更科学。她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论臻于成熟的表现,是党的执政利器和法宝,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唯物史观。因其重要意义和作用,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或将成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鲜明亮点。

从建党之初的镰刀斧头,到为人民服务,到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受压迫、受剥削、受殖民、一穷二白,走向独立自主、改革开放、繁荣富强,乃至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法宝,尤其是用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指导辽宁国防工会改革和老工业基地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引领辽宁国防工会改革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辽宁国防工业号称拥有10万军工大军,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和打造国防重器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军工人特有的国防情结、厚植于内心深处的军工精神、责任感和荣誉感、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刻教育以及严格的纪律性,都足以让辽宁军工大军堪称是共和国工人阶级绝对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全面深化改革给辽宁国防工会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新要求,尤其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需要加强思考、深入研究、破解难题,加速推动改革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一)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辽宁国防工会改革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的出发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1.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引领辽宁国防工会改革和辽宁老工业基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

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3.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成为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求改革的初心装着人民,改革的利益想着人民,改革的过程由人民参与和监督,一切为人民着想。

(二)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辽宁国防工会改革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的落脚点

人民群众的认同度、满意度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基本依据,我们工作的落脚点一定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切来源于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成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这就要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监督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并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准则,坚持人民至上成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2.中国梦由人民来实现,人民是国家建设主体,也是最终受益者。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并当家作主。同时,实现中国梦又是为人民造福,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有所为、各得其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最终受益者。

3.落脚点的具体体现就是充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给人民以最大的实惠,使改革得到最广泛支持,给改革不断注入活力和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功。

 (三)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胜法宝,辽宁也要遵循和依靠这个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我们党因民而生、为民而兴、与民同体,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根本法宝就是坚持了人民至上思想。人民群众是坚持人民至上真正的践行者。

2.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与疫情搏斗的严峻斗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国力量驰援疫情重灾区,解放军、医疗队员和志愿者星夜兼程、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背后都是服务公众、生命至上的人性光辉在闪耀。党员干部和平民英雄是坚持人民至上最好的践行者。

3.“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是一个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崇高精神境界,更是义无反顾、奋勇向前身影的真实与动态写照。

领袖带头,身先士卒,一切源于人民、一切师从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尊重人民、一切亲近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天下为公,与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同甘共苦、共同奋斗、共享幸福和荣光。习近平同志是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提出者,也是伟大的践行者。

辽宁广大国防工业战线的职工也要积极成为践行者。

(四)坚持人民至上思想,开创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和辽宁国防工会工作新局面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发出这样的号召:“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伟大而艰巨的使命,时代召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谱写壮丽而崭新的篇章 ”。

要积极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充分发挥辽宁十万军工大军的主力军作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把个人梦同 "中国梦 ”紧密联系在一起,书写时代华章,建设一支宏大的爱国、爱厂、爱家和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大军,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争作党的好工人、好干部。

2.围绕树立新发展理念,引导广大职工深度参与各类创新竞赛活动,着力培养、造就洪家光、方文墨、王刚、戴振涛等大国工匠和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把“罗阳青年突击队”和“李志强班”在辽宁发展壮大。

3.打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时期社会主义职工文化,加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把牢思想宣传阵地,丰富和创新业余文化生活,反对和排除西方文化入侵,掌握思想文化主战场。

4.开好职代会,抓好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吸收青年学生和新就业形态的农民工到各级工会中来,使他们成为工人阶级可靠的新鲜血液和有生补充力量。

5.要把网上工会、网上宣传等现代媒介作为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展现职工技能等的重要平台,加强和网信部门的分工和合作,抢占网络宣传阵地。

6.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解决好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保障职工正当诉求和合法权益,对老弱病残职工个人和弱势群体,采取更积极、更有力和卓有成效的春节送温暖和平时送温暖等措施,把党的关怀切实送到职工的心坎上。

7.加强工会信访工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保护上访职工合法权益,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信访中反映的腐败问题要一查到底。

8.采取切实措施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有效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9.加强安全生产,保持稳定大局。

10.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的坚强领导,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活泼可爱、深受职工群众欢迎和喜爱的工会干部队伍。

五、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战

山海有情,天辽地宁,辽宁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沃土:

辽宁是产生“毛主席的好工人”蔚凤英老人家的地方, 辽宁是吴运铎、焦裕禄、雷锋等老前辈、老先进先后战斗过、工作过的热土,以老工人孟泰、“罗阳青年突击队”、“李志强班”为代表的1100万辽宁产业工人及新型就业者队伍,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共和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主力军团,还不包括辽宁为共和国工业建设对外省输出和支援三线的大量工人和技术人员。

拥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工人队伍,对待他们的态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方式、手段,以及解决的结果、取得的成果、引发的效果,都是一个大问题,细研起来绝对是门大学问,可以说解决工人问题无小事。

2023年2月,辽宁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就是要坚定攻坚之志、凝聚攻坚之力、掀起攻坚之势,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大干三年、奋斗三年,以超常规举措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新“辽沈战役”,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2024年为三年振兴行动的攻坚之年,各项指标表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已经取得全面好转。

(一)坚持人民至上思想实质就是抓好民生这篇大文章,辽宁三年振兴行动本质是振兴民生,抓民生就是坚持人民至上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辽宁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干部要树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的发展观、政绩观。

1.坚决解决好涉及民生的一切问题。

强保障、防风险、保安全,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基础上,解决好群众的初级问题;在衣食住行的基础上,解决好群众的中级问题;在娱乐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解决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高级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待特殊困难群体关爱保障力度,逐渐提高各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改革、改进和完善就业、就学、就医、救济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加快解决重点领域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需求。

2.解决信访问题清除历史沉疴,信访问题应成为考验各级干部提拔使用的试金石。

面对大量的信访问题、历史遗留问题,要拿出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看家宝:要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信访问题要网格化、回溯制和终生责任制,要大力学习推广“枫桥经验,要系统集成、联属办公、深入一线,要惩治新官不理旧政,要提拔一大批干实事的信访干部,要提拔的干部都要经历三年以上信访工作考验,才能提拔重用等。

3.辽宁三年振兴行动抢先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拉开了帷幕。

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行动方案以来,聚焦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辽宁勇于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方方面面表现出突破寒冰、春意盎然,走向欣欣向荣的迹象:

从开放方向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顺次展开;从经济结构改革看,更加趋于合理,老工业基地振兴展露勃勃生机;从财政手段使用看,辽宁财政盈余更充裕,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从民心向背看,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三年振兴行动,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上下同心,大干快上......

    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势呼之欲出。

(二) 坚持人民至上思想就是要充分发挥辽宁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高举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大旗全面领跑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国有企业是主力军,作为军工大省、军民融合大省,高举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大旗,引领共和国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军民融合基地的全面领跑,辽宁义不容辞。

    1.习总书记多年来对军民融合工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指出:“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7年1月,中央专门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担任主任。

2.习近平总书记就军民融合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圭臬。

3.辽宁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加快构建军民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高举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大旗全面领跑。

辽宁要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高举军民融合大旗,从政治站位上看,是对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发展思想的勇毅探索、积极承担、真抓实干;从机制体制上看,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军工大省和未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质生产力的有效结合;从发展方式上看,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弯道超车、再创辉煌的有效手段;从战略导向和目标上看,辽宁推动军民融合并高举大旗领跑,大力打造沈阳航空航天城建设、筹划推动沈抚新区成为国家级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设立北方防务展、东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航空航天产业促进会等,一定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未来可期。

(三)坚持人民至上思想就是要充分开发辽宁一带一路的东方桥头堡功能,打造改革开放创新的新平台

三中全会指出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辽宁已经初步发挥一带一路的东方桥头堡作用:旅游、冰雪、运动会与论坛一浪高过一浪;与德国合资的宝马工厂在辽宁投资已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今年再增投200亿元,自动化生产线一分钟下线一辆宝马车;对俄、朝出口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1.辽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具体要办好夏季达沃斯论坛(已完成),提升辽洽会影响;支持沈阳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沈阳、大连等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大连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支持丹东互市贸易区建设等。

2.深化区域协同合作,推进东北三省一区共建物流、能源通道和科技创新、制造业走廊,探索哈长沈大东北城市群建设。

3.打造东北海陆大通道,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谋划俄罗斯、朝鲜等国家共同参与的东北亚经济圈,并发展壮大。

4.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抢先打造以沈阳、大连为龙头的新型改革试点,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就会江山永固,就是永保江山在人民手中,永远为人民所有,为人民所用,为人民谋幸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功。

                          中共辽宁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辽宁国防工业工会  刘大勇

                                     2024年8月26日



来源:人民报道网

标题:用坚持人民至上思想引领辽宁国防工会改革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地址:http://www.red-bird.cn/rmcj/3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