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会的前言
纵观20世纪中国美术史,掀起了古来流传的关于改革创新、继承改良的思潮和争论,中国画家不断寻找中国画未来的出路和方向。 是将西洋绘画作为镜鉴,还是将古老的中国画体系打入? 目前,现代画家在作品中提出了不同的答案,现代画坛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但是,无论有多少疑问,笔墨作为中国画的独特表现形式,脱离笔墨体系的作品都称不上中国画。
中国画中的笔墨有比较稳定的规律和规范,这些规律和规范的确立有助于画家进入这个无与伦比的探索空之间的艺术世界。 但是,笔墨体系的规律和规范,绝不是画家墨守成规,而是要允许和鼓励他们去探索和创新,必须借古开今(石涛语)。 通过绘画史,开拓新的一面成为大家的人,必定会前贤血战古人,参加时代精神,艺术自我发展。 借用古开今的出发点,是开现借古,意味着站在现在,不断开拓、实验,并作为参照历史、对话、挑战、超越的对象,构成扩张与超越的关系。
这次展览是为了借古开今---现代中国画笔墨60家在线学术展览,将笔墨作为学术课题提出,请现代名家展示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创造,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重新研究笔墨风格的意义及其价值。 我相信参展的这60位个性写作风格的画家在写作上各自的探索成果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会给人们带来启发和借鉴,还会深入引导画界对写作风格的讨论。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时代的丹青文化媒体
学术主持:王璋
学术顾问:赵成民
展标题字:杨晓阳
参展画家
马波生马刚在成山王颖生王延军王林强刘二刚刘天宇刘汝阳刘德扬江文湛朱玉铎邢庆仁任惠中张立柱张跃武张建岗何曦李大庆李长庚杜滋龄陈永亮陈政明陆奇峰周玉柱周荣生林容生卓素铭徐雪涛赵宁成洪明道胡兮志华敏姚荣焕贾博健贾博武袁
洪明道
参展画家
洪明道,1938年,江苏扬中人,《洪明道艺术馆》馆主。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神剑文艺学会理事、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创会顾问、芜湖美术创作院常务副院长、芜湖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芜湖市美协名誉主席、一级美术师,兼任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京津徽文化书画院顾问等。
欣赏作品
皖山微水情洪明道山水画浅析
洪道先生对自然山水怀有天生的爱情。 长期居住在安徽南部,与皖山徽水有着不解之缘。 半个世纪里,他朝夕随皖山皖水,给他无限的艺术灵感。 大山峪泉石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但在他专攻绘画创作后,皖山徽水成为了他笔下最具吸引力的艺术主题。
洪明道是善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雄泥朴厚之美,无论是皖山徽水为主题的作品,还是其他山水为主题的素材创作,通常都很有感染力,构图饱满,沈郁苍。 他的笔下既有皖山微水全景的宏观再现,也有飞瀑流云、山居林道、翠柏苍松乃至四季风景的局部描写。 每部作品都表达了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皖山微水的理解,吸取了画家对山川景色的独特认识和感悟。 而这种苍劲淳朴的气息成为洪明道内艺术气质的一部分,洋溢在山水创作中,成为他山水画创作风格的底色,成为山水画最鲜明的艺术特征。
南朝名画论家谢克论描绘了最初的气韵,五代荆浩《笔法记》将气韵视为山水画的主要追求。 山水气韵不是通过空得到的,在师法造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自然山水的内在性灵。 因为这个唐志契在《图画事微言》中提出画山水最能获得山水的气质。 由于洪明道独特的生活体验和美学积累,他在创造师法、写生山水的过程中,可以与山心相通,获得皖山微水的性灵,进而把握和表现皖山微水的精髓。 洪明道将其领悟的山水精神外化为笔墨时,随后形成了浑朴、苍郁、厚重的笔墨风格。
古人画山水特别重用墨。 因为笔墨和气韵的把握与传达密切相关。 元代公望《写山水战术》云:作画用墨最难。 洪明道深入中国山水画古来流传,用心钻研,学习继承。 他高度评价了范宽、石涛、黄宾虹、傅抱石等山水,从前人山水创作的经验中吸取养分,用浓厚的笔墨勾勒出厚重的山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因为他画画时形象的一点点变化很快就会反映在画面上,所以他的画特别生气和感动。
洪明道对水墨山水画的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更有心得。 他的笔法朴茂、凝练、苍润兼济、疏密得当; 而且,这种笔调的追求,正好符合对山水的风格表现。 洪明道先生在山水画创作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 他埋头于山水画以前传下来的继承,但没有刻意模仿; 他也广泛吸收中西艺术技法,但并未汲取所谓的创新。 他在自然造化中努力陶冶精神,用精心淬火的笔墨糟蹋网,表达自己对大山大水的感悟和理解,形成强烈的画面视觉效果,展现雄奇博大的山水之美。
洪先生虽然已经超越了古稀,但凭借他一贯超越自我的潜力和勇气,他的艺术必然逐渐发展,登上了更单薄醇厚的新高峰。
文/书画媒体人/吴文华在京华